埃里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签下丧权辱国协议,亚美尼亚被谁坑了地
TUhjnbcbe - 2025/4/20 22:54:00

持续数十天的纳卡冲突随着近日《和平协议》的签署而告一段落,有人欢喜便有人忧。

阿塞拜疆国内欢声一片,而亚美尼亚民众的抗议正风起云涌:当地时间周三,超两千名示威者在首都埃里温举行抗议活动,高喊总理帕希尼扬为国家叛徒、民族罪人,要求其下台,随后演变为冲入政府大楼、洗劫总理府和暴打政府官员。

这次其实是三方签,还有普大帝(中间人)

(图片:ThePresidentialPressandInformationOfficesofAzerbaijan)▼

同样一份《和平协议》,为什么会在两个签署国带来如此不同的后果?这份协议真的对亚美尼亚如此不公平,以至于人们对协议内容不满至此吗?如果知道签署协议会带来这样的后果,亚美尼亚领导人又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带回这令人民难以接受的和平呢?

“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先回顾一下纳卡冲突的发生过程。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欧亚大陆的交接处,高加索山脉南部,是整个高加索地区的腹地,不仅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贸易走廊的关键隘口,是名副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

阿塞拜疆边界一侧的“纳卡地区”

居民却以亚美尼亚人为主,独立性相当强▼

年7月,苏联决定将纳卡地区划归阿塞拜疆,建立纳卡自治州。尽管该地区80%的居民是亚美尼亚人,但迫于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阿塞拜疆的支持,亚美尼亚只能忍气吞声,当地的亚美尼亚人也心不甘情不愿地加入了阿塞拜疆。

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分布并不与国界完全对应

因此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阿塞拜疆境内的“纳卡地区”

比如格鲁吉亚境内的“南奥塞梯”

(图片:wikipedia

Pmx)▼

但亚美尼亚人对这个安排从未服帖,始终耿耿于怀。

苏联解体后,外部压力消失,亚美尼亚迅速展开收复行动,与当地的亚美尼亚人里应外合,最终在事实上控制了纳卡州及其附近的7个地区。

亚美尼亚人实控的“阿尔察赫共和国”

比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更大

以至于与亚美尼亚本土相连▼

这对亚美尼亚人来说名正言顺的行为,于阿塞拜疆来说就变成了悍然剥夺其对领土的主权,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尽管在事实上失去了对纳卡地区的控制力,阿塞拜疆却多年在地图、国际声明、外交关系上强势声明纳卡地区属于自己,并得到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道义上的支持。

阿尔察赫共和国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不过国际社会基本上是不认的

(上:亚美尼亚国旗下:阿尔察赫国旗)▼

阿亚两国的矛盾由此愈演愈烈,多年来一直摩擦不断。

从今年的9月27日开始,阿亚两国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刚开始便死伤上百人,并启用了无人机、直升机、防空导弹系统等昂贵的当代军事设备,所费甚巨。

随后,阿方宣布占领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的多个村庄。亚方针锋相对,宣布全国戒严,发布军事总动员。阿塞拜疆总统则立刻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

就等阿塞拜疆人来了

结果来的是无人机

(图片:BumbleDee/shutterstock)▼

阿塞拜疆总统慰问负伤士兵

(图片:Officialweb-siteofthePresidentoftheRepublicofAzerbaijan)▼

随着局势的发展,俄罗斯和土耳其愈发清晰地介入纳卡冲突。交战双方先后四次达成停火协议,但由于矛盾难以调和以及监督停战机制的脆弱,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数十天。

但在不知不觉间,胜利的天平其实始终逐渐在向阿塞拜疆倾斜。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亚国力量的弱小。亚美尼亚的人口(万)只是阿塞拜疆(1千万)的三分之一,军人数量更是只有阿国的一半。从经济体量上看,亚美尼亚年的GDP为亿美元,仅为阿塞拜疆的1/4。

无论在人力还是经济上

双方都差距巨大

(图片:google.

1
查看完整版本: 签下丧权辱国协议,亚美尼亚被谁坑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