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争中不能向取水的敌人开枪纳卡战争,亚美 [复制链接]

1#

战场上从来都没有规则,谁打赢谁说了算。

◎这是电影情节啊,剧情需要啊朋友们

前段时间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个短视频火了,如上图所示,内容是电影《斯大林格勒》中的一个片段,大致情节是一名苏联士兵指挥狙击手向广场上取水的德国士兵开枪,一枪毙敌,然后上尉怒斥这名士兵说“连野兽也不会在饮水的地方厮杀”,之后这个说法就传开了,以至于很多人都相信“战争中不许向取水的敌人开枪”这条交战规则确实存在。

朋友们,切记这只是电影情节,真正的战场上根本就没有这么细的规则,杀红眼的时候《日内瓦公约》医院船都能给你扬咯,还指望交战双方放过对方的战斗员?别说出来取水的,就是举着白旗过来也敢给你突突咯,战争不是电影,哪儿来那么多温情时刻,残酷和喋血才是战争的常态。

◎年纳卡战争,被击毁的亚美尼亚救护车

二战中那些明目张胆击医院船的那些事儿的就不说了,就以去年11月结束的纳卡战争为例,纳卡“死亡之路”上横七竖八躺在一边的亚美尼亚士兵、装有担架的救护车、血迹发黑的担架,这些是不是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毫无疑问,可实际情况呢?阿塞拜疆*队放过这些失去战斗能力的伤病员了吗?

◎《日内瓦公约》第三部第42条,从遇难飞机上跳伞降落的任何人不应成为攻击对象

再说一个更让人无法接受的,年10月24日,土耳其空*一架F-16击落了俄罗斯空天*的苏-24,苏-24机上2名机组成功跳伞逃生,结果前座飞行员在开伞落地过程中被土系武装分子用高射机枪射杀。

这可以是《日内瓦公约》中有明确条目保护的飞机上人员。根据《日内瓦公约》,从遇难飞机跳伞降落的人,在降落过程中不应该成为攻击对象,结果呢?还不是被射杀了。

◎年10月24日,土耳其空*F-16击落俄罗斯空天*苏-24战斗轰炸机

上述两个例子可能是个例,《日内瓦公约》在战争中可能会起到作用,但从历次战争过程来看,在大多数时候,《日内瓦公约》都不会得到严格遵守,很多时候还得看交战双方的人性和默契。就比如不射杀跳伞降落的飞行员,其实并不是因为《日内瓦公约》的规定摆在那里,而是交战双方害怕自己先破坏默契之后遭到对等报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斯大林格勒》中的取水片段也是类似的道理,根据片中情节,苏德两*共用一处水源,两*确实可能达成不射杀对方取水人员的默契,但这是极少数特定情况下的默契,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更算不上成文的战场规则。如果换个场景,你们信不信其中一方能利用这口井玩儿一天围点打援?

◎《日内瓦公约》还约定不能射杀飞行员呢,土系武装遵守了吗?

还是那句话,战争从来都是谁赢了谁说了算,至于什么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战后审判,那还不都是打赢的一方说了算?败者,是没有资格审判胜者的。

*机图志

一块就很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