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年艺术家访谈杨鹏程ldquo技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青年艺术家访谈

水印版画作为中国独有的版画艺术形式,它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青年版画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因此我院将推出系列青年版画家的艺术访谈栏目。这些青年艺术家在水印版画领域里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栏目以访谈加作品展示等多角度呈现出当代青年版画艺术家对于现代水印版画创作的思考和感悟。

作品欣赏作品

《10X》水印木刻

45×cm年

《15X》水印木刻

45×cm年

《布兰德的谜题No.1》木版水印

86×86cm年

《布兰德的谜题No.2》木版水印

86×86cm年

《布兰德的谜题No.3》木版水印

×85cm年

《布兰德的谜题No.4》木版水印

×85cm年

《布兰德的谜题No.5》木版水印

95×82cm年

《布兰德的谜题No.6》木版水印

95×82cm年

《守恒No.2》水印版画、装置

尺寸可变年

《守恒No.2》水印木刻、印版

45×30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守恒No.3》水印木刻、印版

45×30cm年

《守恒No.4》水印版画、装置

尺寸可变年

《守恒No.4》水印木刻、印版

45×30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守恒No.5》水印木刻、印版

45×30cm年

创作随想《布兰德的谜题》是我被凯文·凯利(KevinKelly)《失控》一书中《放在镜子上的变色龙是什么颜色的?》这一章节所吸引而引发的思考,这个谜题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Brand)向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Bateson)提出的。

“镜子上的变色龙是什么颜色?”

变色龙根据环境和情绪等改变颜色的“蜥蜴属性”与镜子反射物像的“镜子属性”构成一个有意思的复合整体。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学科的学者给出过不同的答案。最后由实体实验得出,它由混乱趋于稳定的颜色。

这个实验本身是否是唯一的答案呢?这个稳定的颜色是变色龙本真的颜色吗,实验的环境,个体的差异性,它是否也有自我意识……变色龙有不只一个改变颜色的理由,难以捉摸,这个实验可能未必能够提供这个答案。

我们知道,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光反射而来的映像,而视觉也只是大脑接收处理的电子讯号,这让我想到由0与1组成的可供计算机读取的数字编码,数字编码将现实转变成拟像,这种虚拟仿真让我们在数字时代感觉到一种真实。相较于实验结果,我对这种思考更有兴趣,这其中无数的可能性吸引了我,我的作品给出了我的解读。

创作画稿(过程)

作品《布兰德的谜题》中变色龙本体用线条来表现它的结构与生物特性,在印制时通过水印木刻特有的语言突出线条间的虚实、疏密、干湿、深浅变化,这些关系使主体生动自然。变色龙镜像用套版叠印而成,印版上刻制的凹凸方块就像0与1的编码序列,通过版与版之间的套印叠加形成一种像素化的变色龙形象,这种数字化的处理是对主体的一种解构。主体的空灵与镜像的解构都不是现实的,这其中变与不变、真实与虚拟、结构与解构,形成两种观念的碰撞与冲突。

印制过程

在创作的实验性作品所呈现的是我对于媒材的选择、水印版画的媒材特性与本体语言之间的联系、创作者同媒材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的思考。我不满足于材料在造型艺术中的媒介定位,材料本体的视觉魅力应该被不断挖掘。材料自身的特有属性及其可以被拓展的各种可能性,在实际创作中与创作主体息息相关。艺术家自身的内在感受和精神传达可借由对材料的不同处理方式予以展现。印痕是从材料的相遇而来,我们要尝试材料相遇的各种可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了解材料的特性。进而把蕴含在材料内部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获得版画语言的自由。

《水印木刻物性实验》手工书年颜料在不同纸样上的印刷呈现

物性实验--印刷要素(含水量)

读博期间,我更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