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遇见赫萝前的罗伦斯中世纪的商业与商人 [复制链接]

1#
请问盖百霖的副作用有哪些 https://m-mip.39.net/nk/mip_6172540.html

参考资料以及图片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书籍与论文。

书籍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比:亨利皮昂》(少见的通俗易懂的学术著作,我主要参考的是这本书)

《DK目击者丛书:中世纪生活》(只有英文版,不过不难看懂)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詹姆斯W汤普逊》(很详细,详细到我基本没怎么看)

《技术史第二卷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好书)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年》(学术味较浓)

《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

《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欧洲中世纪史朱迪斯-M-本内特》(易懂全面的教科书)

《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图解大航海时代横井祐介》(非常不错的科普书,不过只有台版,我是从淘宝上买的PDF)

《图说中世纪服装田中天》(感觉日本人出的各种入门、科普类的书籍,尤其是图解类的书籍都非常好,不过大多都只有台版)

《中世纪的城市比:亨利皮雷纳》(我怎么觉得这就是第一本书的作者,没仔细查)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美:汤普逊》

《History.of.Fashion.Medieval.Fashions.Coloring.BookElfFriend》(内容没看,图片不错)

论文

《贸易_城市和商人_浅析中世纪欧洲商业发展_王志航》

《商路变化与西欧经济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_李立坚》

《中世纪欧洲的商人旅行_王卓》

本文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部分/p>

1.欧洲中世纪早期商业发展概述

2.欧洲中世纪商人的起源

3.中世纪行商的旅行生活

第一部分:欧洲中世纪及中世纪商业发展概述

欧洲地形图。显然,山脉河流的分布对贸易路线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介于古典时代与文艺复兴时代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通常认为欧洲中世纪始于公元年(这一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巧合的是传说中罗马的第一任国王也叫罗慕路斯),终于年(这一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东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中世纪给人们的印象通常都很固定:骑士城堡黑死病,教会贵族十字军。大多数人认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是文明的倒退。从某些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中世纪之前的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地中海成为了帝国的内湖,不论民族语言文化,从不列颠到叙利亚,帝国统治下的民众都能得以享受“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民众间的地位也相对平等。

卡拉卡拉(好像和某个神奇宝贝的名字有点像)皇帝在位时颁布安扥尼努斯敕令,使帝国境内的自由人全部拥有完全的罗马公民权(古典时代的公民含义应该和十八世纪后期开始形成的国民含义有所区别吧?不太清楚)。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著名的罗马大道以及与驿站等配套机构、邮政路线、大型港口与安全的海上航线等)保证了帝国国内物资流通不受阻碍,训练有素的帝国军团御敌于国门之外,鲜有败绩。

(对罗马史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阅读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15本,通俗又不失严谨——不信你可以看看每册书后面的注释有多厚)。

上图是鼎盛时期罗马帝国的疆域图。可以看到地中海被罗马帝国所包围。埃及、西西里的小麦、东方的丝绸香料等贸易品往来于地中海。莱茵河和多瑙河(主要防御日耳曼诸族)、幼发拉底河(主要防御帕提亚/萨珊波斯。亚美尼亚通常作为缓冲国家)。图拉真皇帝征服了达契亚,前移了多瑙河防线(一些拉丁语移民迁移到此地,这也是今天罗马尼亚语与意大利语相近的原因之一)。

与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相比,罗马帝国晚期与中世纪早期确实要逊色许多。且不说经济文化基础建设等方面,频繁的战争让最基本的生存也成了问题。日耳曼人、波斯人、匈人(针对把匈人看作匈奴人西迁后代这一说法,某知乎答主形容:一辆向西行驶的公交车乘客不断上上下下,类似于特修斯之船,最后下车的人已不是最开始上车的人)、阿拉伯人、阿瓦尔人(我不知道这一群体与中国史书中柔然的关系)、维京/诺曼人等接连入侵。

与此同时欧洲内部各封建主纷争不断,教廷与皇帝争权夺利。面对这样的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自然困苦不堪,毫无希望(之前考研的时候读到过一篇内容很有趣的英语阅读,大意是中世纪时期底层民众生活困苦,因此更加欣赏喜剧;而现代人在生活中接收到的正面积极信息更多——比如广告,所以更喜欢悲剧)。

比利时历史学家Pirenne描述九世纪的加洛林王朝(著名的查理曼大帝就是这一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事实上他本人还是很重视教育的)“职业商人不再作为阶级存在,东方商品(包括香辛料)不再进口,货币流通减少到最低限度,平民不读书不识字,没有税收,城镇变成军事要塞”“文明又退回到纯粹农耕时代,那里不再有为维持社会所需的商业、信用与正常交换”。

公元年左右的欧洲。内迁的日耳曼诸族瓜分了西罗马帝国。不久东哥特王国与汪达尔王国将亡于拜占庭名将贝利撒留之手。然而在阿拉伯人面前,所有国家的命运都飘零如风中落叶。

然而中世纪并不完全是黑暗的(文艺复兴总不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经济方面,公元—1年期间,西欧的人口增长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农业进步促使人口增长,而人口增长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用于服装生产(羊毛)、葡萄酒与啤酒酿造以及饲料。食物生产开始出现专业化迹象。随着肉类、鱼贸易的发展,对香辛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手工业方面,新技术促进了造纸、纺织行业的发展,船舶与航海技术的进步则为贸易路线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军事方面,在经历数百年的战乱之后,欧洲开始有了一些稳定的迹象。接受了基督教、东正教的维京人、诺曼人逐渐开始稳定下来,在被征服的地区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制度;基督徒为了夺回被MSL占领的伊比利亚半岛开展了数百年的再征服运动,尽管直到年(哥伦布在这一年出发探索新大陆。

事实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伊莎贝拉女王——玩过繁体中文帝国时代三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傲娇御姐有些映像,最近甲骨文还出了一本她的传记——就是在格拉纳达的军营中接见的哥伦布)MSL在伊比利亚的势力才被根除,但在此之前基督教国家早已奠定了优势地位;虽然巴巴里海盗在地中海依然猖獗,在基督教国家领土上绑架人口,烧杀淫掠,但意大利的四个海洋国家(阿马尔菲、比萨、热那亚、威尼斯)已经开始建立稳定的地中海贸易。

未来数百年中香辛料贸易将被垄断在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的历史非常有意思,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阅读盐野七生的《海洋之都的故事》、《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和罗杰克劳利的《财富之城》)手中;英法百年战争虽然使法国损失惨重,但也促进了作为民族国家的法国的形成。

年左右的欧洲。查理曼帝国分裂为诸多独立政治实体。MSL占领了西班牙、西西里、北非。巴巴里海盗在南法与意大利半岛四处劫掠。就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欧洲的贸易正在逐渐复兴。

年左右的欧洲。基督徒收复了地中海诸岛与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尽管近东的十字军国家灭亡了,但条顿骑士们依然在东欧奋战,且战果显著(我个人怀疑条顿骑士团就是小说中北方大远征的原型,不过没查过资料)。

1年左右的欧洲。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后影响力日益增强,年查理八世对意大利的远征将对近代新型军队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伊比利亚半岛的MSL势力被彻底驱逐,并随着哈布斯堡与法国对勃艮第的瓜分,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殖民帝国正在冉冉升起。瑞士山民不仅夺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根据地,还将在未来许多年作为佣兵给骑士老爷们留下深深阴影。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将对中东欧国家与威尼斯带来巨大压力。大航海时代开始了。

那么,在欧洲社会的复苏与进步中,商人这一群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就需要对中世纪早期商业发展史有一个简单了解。

前面提到过,地中海是罗马帝国的内湖。自从共和国末期庞培剿灭了地中海海盗后,地中海的航路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地中海贸易也在罗马帝国的贸易体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即使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其废墟上建立的基督教日耳曼诸国也依旧仰赖于罗马金币和地中海贸易。

好景不长,7世纪突然兴起的阿拉伯人像一阵旋风席卷了中东北非。和罗马帝国、拜占庭征战数百年的波斯萨珊王朝灭亡(萨珊的末代王子卑路斯逃到唐朝被封为波斯王,后来客死长安。日本好像有一种说法是卑路斯的妹妹最后逃到了日本,是不是真的不清楚,虽然我总觉得日本人是在强拉存在感)。几十年前拜占庭还在查士丁尼大帝的带领下想要恢复古罗马帝国,结果也被阿拉伯人打的一败涂地,最后还是靠希腊火才解了君士坦丁堡之围。

阿拉伯人一路狂飙,占领了北非、伊比利亚,一直打到法兰克王国境内,才在普瓦捷战役被查理马特击败(此人是查理曼大帝的祖父)。至此,MSL征服了地中海的西部与南部,并且科西嘉(拿破仑的故乡)、撒丁、西西里几个大岛也落入其手中。基督徒在地中海西部的航运完全停顿了。随着重要贸易路线的堵塞,商业自然也随之衰落。

八世纪末期西欧已退回到纯粹的农业状态,商人阶级消失了(虽然犹太人还进行一些商业活动,但他们经营的完全是东方贵重物品买卖,顾客极为有限,对整个社会没什么影响)。

然而在南欧意大利半岛,由于拜占庭这一富足的交易对象的存在,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国家始终维持着一定的贸易活动。并且他们也不满足于此——威尼斯这个商人国家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精神,不会因为宗教放弃触手可及的利润——九世纪末期起,威尼斯与东方MSL国家的贸易路线开始建立起来(威尼斯的商业活动内容过于宏大,这篇文章将不做过多介绍)。

同样在九世纪末期,停止掠夺的北欧海盗们也开始向商人的角色转变(有研究认为他们在海盗时代之前本来就是商人,又做买卖又抢劫那种)。克努特大帝——对这个人有兴趣的可以看漫画《海盗战纪》——的短命帝国则促使北欧贸易达到极盛。佛兰德(今日法国、荷兰、比利时的一部分)的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其所生产的纺织品是重要的贸易品。佛兰德成为了北欧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时间进入11世纪末期,在欧洲农业技术进步,经济开始复兴的同时,意大利海洋城邦开始逐渐削弱MSL在地中海的势力。地中海开始重新向西方航运开放。十字军也对意大利城邦的经济起到了刺激作用(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威尼斯操纵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十字军攻打基督徒!)。随着南欧和北欧的海运商业影响迅速深入内地,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商人群体开始重新出现,欧洲的商业进入复兴时代。

上图描绘了欧洲中世纪的主要水上贸易路线(原作者说路上贸易路线太多了。穿越阿尔卑斯山有一些重要贸易路线,有一个相关漫画叫《狼之口》非常好看。巴黎边上的香巴尼是一个重要陆上交通枢纽)。可以看出贸易路线大多集中于地中海与波罗的海。城市密集程度也可以显示出当地的商业繁荣度。

地图左上角的佛兰德从英格兰(盛产羊毛的岛国,听着像不像温菲尔王国?)进口羊毛出口纺织品,是重要的羊毛纺织业中心;德意志商人(汉萨同盟在12世纪中期形成)从斯堪的纳维亚等地进口木材、毛皮等,出口盐和鱼类。地图右上角的诺夫哥罗德直到十八世纪仍然是重要的贸易中心;巴黎地区出口谷物;意大利商人从佛兰德进口纺织品,从黑海、拜占庭、中东进口丝绸、香辛料、黄金、棉花,出口木材、武器、奴隶、羊毛纺织品等。

年开辟了地中海到布鲁日的航线,到十四世纪开辟了地中海与北海、波罗的海间的航线。

第二部分:中世纪欧洲商人的起源

本章主要探讨中世纪商人群体的起源,包括中世纪城市的形成。这一章写的比较枯燥,但很长知识。

上一章提到,至少在九世纪,商人这一群体还是不存在的。那么在以庄园制农业经济为主体,农民迁徙受到极大限制的中世纪社会中,商人和工匠这类脱离土地的阶级又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复,不过可以大致认为商人和工匠阶级起源于没有土地的社会边缘群体。他们可能因为饥荒或战争背井离乡,或是父母无力抚养的农民子女。

这其中一些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开始参加商船或商队谋生,一个普通手工业者的积蓄就可能完成一次获利丰厚的投机(这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叫圣歌德里基(St.GodricofFinchale),从商人变成隐士的人,据说活了一百岁有余)。

早期的中世纪商人是一些行商。这些行商是一些吃苦耐劳的旅行者——他们不仅面对旅途的劳顿,还面对野兽的袭击,盗贼、佣兵、小贵族的掠夺,更不用说市场本身的风险了。然而早期行商的利润也相当丰厚,成功的行商可以很快积攒起大笔财富。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与生命,商人开始寻求领主城堡或教会城市的庇护。聚居的商人开始转变经营方式,合作共赢。十世纪西欧开始出现商队,实际上就是武装的马帮。

商队商人装备弓箭长剑等武器,相互间结成契约。通过合伙经营,共担风险的方法,一些商人不再需要行走于荒郊野外,城镇商人开始出现。

15-16世纪英国行商(不会差早期行商太远吧?)

15-16世纪英国行商的随身物品

15-16世纪法国篷车商队1

15-16世纪法国篷车商队2

随着商人数目的不断增加,旧居住地的土地日益不敷,新的商人居住地开始在旧城堡附近建立起来。商人聚居地易于得到各种原材料,因此手工业从业者也开始向那里集中。这就是中世纪城市乃至现代西欧城市的起源。

12世纪的商人和贵族妇女

中世纪商人的常用物品1

中世纪商人的常用物品2

从上一段可以看出,中世纪的城市是早期商人围绕领主城堡或教会城市建立的。早期的商人等同于市民。那么这些新生成的市民阶级,他们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