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洲之门2000年乌克兰史,哈佛乌克 [复制链接]

1#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fk/mipso_4249431.html

浦洛基:无论是在乌克兰史学界,还是在俄罗斯史学界,都有不同的历史学家群体,不同的研究方向。我们会合作,一起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大家有基本的共识。我写的乌克兰史著作都翻译成俄文出版了,俄罗斯有我尊敬的历史学家,他们拒绝把历史政治化。

其实我平时是一个不太爱看综艺节目的人,也许是因为我的年纪日益见长,年纪大了,对综艺节目的喜爱程度下降了很多!甚至家里的液晶电视都放坏掉了2次。

只是去年年底发现了一个综艺节目叫《姐妹们的茶话会》,里边的固定嘉宾-乔丽娅就是一位来自乌克兰的美女,每看一期,我对乌克兰就越感兴趣。于是我就看了这本书《欧洲之门》,想好好了解一下乌克兰的历史。接下来,我就从我自己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本书。

第一部分,早期历史:从斯基泰人到斯拉夫人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地形由平原、森林和山地构成,境内河流众多。早在几千年前,乌克兰西南部就出现了一批农业定居者。此后,发源于欧亚大陆北部的游牧民族,又不断涌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斯基泰人。

乌克兰

蛮族入侵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民族分布格局。起源于今波兰的斯拉夫人,进入今乌克兰大草原,习惯上,他们被叫作东斯拉夫人。

到了公元年左右,乌克兰已基本成为东斯拉夫人的天下。

第二部分,乌克兰诞生:从基辅罗斯到哥萨克王国

9世纪中期,又一群外来者闯入了乌克兰。他们是维京人。维京人认识到了基辅的重要性:从这里出发,能很方便地进入黑海,进而威胁拜占庭最富庶的地区。所以,维京人开始争夺基辅的统治权。到9世纪末,维京人已经基本控制住基辅,并且征服了周边的斯拉夫部落。

维京人毕竟是少数,不得不跟斯拉夫人交往甚至通婚。久而久之,两者融合,成了“罗斯人”。他们创建的政权,也被后人叫做基辅罗斯。

维京人

公元年,拜占庭发生内乱,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帮忙平定了叛乱。凭借这份功劳,弗拉基米尔迎娶了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并且放弃原始宗教,皈依拜占庭国教——基督正教,也就是俗称的东正教。

乌克兰被接纳为基督教世界的一员。东正教大牧首将基辅设为都主教区,这样一来,基辅就有权掌管整个乌克兰的宗教事务。

基督教的传播,还提升了基辅罗斯的知识水平。伴随着基督化过程,基辅罗斯繁盛起来。

年雅罗斯拉夫去世,他的子孙们为了争夺大公宝座,自相残杀。基辅罗斯陷入了混乱。给出致命一击的则是蒙古人。年12月7日,蒙古人攻入基辅,这个曾经令法国人羡慕的国家,被蒙古人彻底毁灭。

第三部分,难获自由:在波兰与沙俄之间

基辅罗斯的灭亡,产生了两个后果。

第一,基辅的地位急剧下降。在蒙古人眼中,乌克兰是名副其实的边疆地区。所以金帐汗国的统治重心,在更东边的伏尔加河流域。

第二,留出了巨大的权力真空,由外部势力填补。

首先乘虚而入的,是发源于波罗的海的立陶宛人。波兰人接踵而至。年,波兰大举入侵乌克兰,吞并了加利西亚地区。这样,乌克兰就被波兰和立陶宛瓜分了。

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签订协议,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联邦重新划分了土地归属:白俄罗斯归立陶宛,乌克兰归波兰。这意味着,乌克兰将由波兰人统治。

不过,波兰人对乌克兰的统治,并不能高枕无忧。相反,他们面临着来自东方的强力挑战。

伊凡四世于年自称沙皇,并将国号改为沙皇俄国,意为全俄罗斯的皇帝。伊凡雷帝所谓的俄罗斯,包括了整个基辅罗斯。

这就同波兰产生冲突。为了乌克兰等地,双方反复拉锯。

在起初的多年里,波兰占上风。到17世纪中后期,随着沙俄的综合国力逐渐反超,局面逆转。波兰日益被动。

乌克兰人什么态度呢?一句话:利用沙俄打击波兰,试图重获自由。

年春天,在哥萨克贵族赫梅尔尼茨基的带领下,哥萨克发动起义,史称“大叛乱”。

大叛乱导致波兰失去大片土地、上百万人口,自然不甘心。赫梅尔尼茨基心知肚明。他的对策是:倒向沙俄。

此后,在沙俄帝国和哥萨克的联合打击下,波兰人步步后退。至18世纪初,沙俄势力已经覆盖了整个第聂伯河东岸,也就是现在的东乌克兰地区。

跟波兰人相比,沙皇的统治手段更腹黑,也更残酷。事已至此,乌克兰人后悔也来不及了。年,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第一次瓜分,原属波兰的乌克兰土地,一部分归奥地利,一部分归沙俄。在这个基础上,叶卡捷琳娜二世设立乌克兰行省,同时废除哥萨克国,将其纳入该省。哥萨克则被编入俄军,成为一支精锐部队。

中信满49包邮欧洲之门:乌克兰年史(精装)5京东查看已下架

第四部分,帝国阴影:与俄罗斯的恩怨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统治具有两面性。从积极的那面讲,推动了乌克兰的现代化转型,将其带入全球市场体系。负面影响则是,乌克兰高度依附俄罗斯,以至于丧失了自主性和独特性。

先看经济

和平的环境加上大量劳动力涌入,使农业产量大幅度提升。乌克兰成为沙俄帝国粮仓。

从19世纪中期开始,沙俄帝国开始吸引欧洲国家的投资。这也惠及乌克兰。通过铁路,乌克兰的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各地,乌克兰也因此得到了“欧洲粮仓”的美誉。

不过在很多乌克兰人看来,自己并没有享受到发展果实。钱大多被沙俄拿去,真正落到乌克兰人口袋里的,所剩无几。

文化教育领域

沙俄在乌克兰创办了两所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和基辅大学,开了乌克兰高等教育的先河。不过,乌克兰的学校一律采用俄语教学。教学内容也与俄罗斯学校一致。这是刻意淡化乌克兰民族性,推行俄罗斯化。

并非所有乌克兰人,都甘愿变成俄罗斯人。

乌克兰人的反抗此起彼伏。可最终都被镇压下去了。显然,光靠乌克兰人自身的力量,不足以摆脱沙俄统治。这时候,外部局势的重大变化,给乌克兰人提供了机会。

年3月,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沙俄帝国终结。

俄罗斯自顾不暇,乌克兰人判断时机已到。于是乌克兰各政党、各社会团体成立中央拉达,也就是议会,宣布高度自治。

可独立之梦很快就化为了泡影。这是因为,十月革命后,中央拉达被迫解散。年底,在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帮助下,成立了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年,乌克兰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它再一次同俄罗斯,捆绑在了一起。

第五部分,悲喜交加:历经波折的欧洲粮仓

从年到年,苏联存世约70年,乌克兰同它的关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悲喜交加,最终分手。

先来说悲喜交加

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纳粹德国及其盟友,纠集万大军,入侵苏联。纳粹的南方集团军,攻击目标正是乌克兰。年底,苏军已放弃了几乎整个乌克兰。

苏德战争

纳粹占领期间,大肆屠杀乌克兰平民,犹太人更是遭到灭绝性打击。

二战中,乌克兰约万人死亡、万人流离失所,座城镇和2.8万个村庄沦为废墟。乌克兰还损失了40%的财富和80%的工农业设备。战后不久,因为民生凋敝,乌克兰乡村再次出现饥荒,近百万人死亡。

好在进入年代中期,乌克兰人的日子逐渐好过起来。

赫鲁晓夫当政后,大力提拔乌克兰干部,让他们进入苏联高层。年,赫鲁晓夫还将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州,移交给了乌克兰。

变化出现在年代中后期。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最高领导人。他上台后,乌克兰干部受冷遇,被纷纷驱逐出高层。这让乌克兰精英离心离德。加上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新思维”,全面开放舆论,一部分乌克兰精英萌生了独立建国的念头。

年12月,乌克兰举行全民公投,90%以上的选民支持独立。最终在美国斡旋下,乌克兰同俄罗斯、白俄罗斯等签订协议,组成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从年哥萨克向沙皇宣誓效忠,到年乌克兰共和国成立,历经多年奋斗,乌克兰人终于实现了建国梦想。

乌克兰实现真正的独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乌克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宗旨,可以概括成一句话:积极去俄罗斯化,拥抱欧洲大家庭。

年2月,俄罗斯以“保卫同胞权利”的名义,强行接管克里米亚,并且批准其从乌克兰独立,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政府不予承认,可又无力收回。

至今,克里米亚依然是乌克兰难以愈合的伤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