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十月革命前,列宁侨居国外之时,就开始患有高血压症,并逐渐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年8月30日,列宁在米赫尔松工厂发表演说之后,受到社会革命*人卡普兰的枪击,肺部和肩部各被打中一颗有*的子弹。经过治疗,虽然恢复了健康,但其身体素质,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年开始,列宁的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展,某些微小的卒中悄然侵袭他的大脑。因此,他曾不得不多次到距莫斯科40公里的哥尔克村度假休息。
年冬,列宁出现了重病的初期症候。年5月,在医生的敦促下,不得不到哥尔克村长期休假。5月26日,列宁的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发作。血栓堵塞了一条动脉血管,他的右臂与右腿部分地失去了作用,说话也受到了障碍。6月份列宁的身体又神奇地得到康复,10月初,列宁又重新开始工作。10月20日,列宁参加了莫斯科苏维埃代表大会,11月3日,在第四次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上作重要报告,并在民族*策问题上批评了斯大林。虽然经过治疗,他的健康略有起色。但是从这时起,列宁就不得不经常陷于与病魔的苦斗中。从这时一直到逝世,他一共遭受了4次脑卒中的袭击。
病中苦斗
列宁所要与之苦斗的,远不止生理上的疾病。这时的苏俄领导人之间,也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犹如密密的蛛网,无不涉及到列宁。列宁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病症的障碍,却使他越来越难以贯彻自己的意志,因此,列宁不得不作出艰苦的努力,为坚持自己的思想原则,为了*和苏维埃的命运而进行斗争。
病中的列宁先后遇到了四个棘手的问题
第一个是外贸垄断制问题。
关于苏维埃俄国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早在年4月22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对外贸易国有化的法令,就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垄断制。以后*府的决定又一次再给予肯定。列宁始终强调对外贸易垄断的重要性,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中的主要命脉之一。他认为,这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保证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地位,保证本国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从年起,由于实行新经济*策,扩大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俄共(布)和苏维埃的领导人中在外贸垄断的必要性问题上出现了意见分歧。格·雅·索柯里尼柯夫、尼·伊·布哈林、格·列·皮达可夫反对实行对外贸易垄断。斯大林、格·叶·季诺维也夫、列·波·加米涅夫主张放宽对外贸易垄断。年底和整个年间,俄共(布)领导层中都在开展对外贸易垄断问题的争论。*内的分歧直接影响到同外国资本家的业务谈判。列宁认为,放松或者取消外贸垄断制是对国家利益不能允许的侵犯。年3月3日,列宁致函加米涅夫,反对任何削弱国家对外贸易垄断的企图。5月15日,列宁写信给斯大林,建议由*治局作出决议,重申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的原则不容改变。但是,斯大林并不同意列宁的观点。5月17日,斯大林在给列宁的信上写道:“我不反对在现阶段正式禁止放松对外贸易垄断方面的步骤。但我仍然认为,放松将是不可避免的。”
5月22日,*治局接受了列宁关于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的意见,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决定草案。但是,不同意见的斗争并没有停止。5月26日,列宁在遭受第一次中风的打击以后较长时间不能参加工作。反对外贸垄断的意见又占了上风。
10月6日,中央全会在列宁因病缺席的情况下,根据索柯里尼柯夫的报告通过一项决议,决定限制国家对外贸易垄断的范围。列宁得知后,不同意全会的这一决定。12日,他与斯大林谈话,13日,又写信给斯大林并转中央委员提出批评意见,要求延期两个月再作出决定。多数中央委员同意列宁的意见,但斯大林在给中央委员的信中说:“列宁同志的信没有说服我放弃10月6日中央全会关于对外贸易问题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一看法。……然而,鉴于列宁同志坚决建议推迟执行中央全会决议,我投票赞同延期,以便下次全会在列宁同志参加下把问题重新提出讨论。“季诺维也夫则声明,坚决反对重新审查这一问题。10月16日,中央委员会以14票对1票就列宁的建议做出决定:“延至下次全会决定这一问题。”
列宁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使他能够在下次会议以前劝说各位中央委员,以便获得必要的支持。在这两个月中,列宁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收集关于外贸状况的材料并成立研究这一问题的委员会,同中央委员及各方面的负责人交谈,写了许多书信和便条,要那些还在犹豫的同志支持外贸垄断,同支持他的人商妥,由他们在全会上发言。
但是,列宁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2月13日晨,他的旧病两次发作。医生要求列宁全休,不要从事任何工作,也不要在任何会议上发言。列宁不得不同意了这一要求。从这时起,列宁在家工作了几天,口授信件,布置各项任务,力争把他认为特别重要的事情料理完毕。
列宁感到最重要的,是必须寻找一个能在全会上代表他为维护外贸垄断制而辩护的人。他知道,在外贸垄断制问题上,托洛茨基的观点与自己是一致的。因此,从12月12日至15日,列宁接连写了三封信给托洛茨基,同他交换意见。信中写道:“不管怎样,请您务必在即将召开的全会上出面维护我们的共同观点,即保留和加强对外贸易垄断制是绝对必要的。我认为,我们完全谈妥了,请您在全会上声明,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列宁强调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让步,如果全会通不过,就交给*的代表大会。
与此同时,12月13日、15日,列宁电话口授了给斯大林并转中央全会的信,提出自己拟在全会上发表的意见。信中还告知:“我还同托洛茨基谈妥,由他来维护我在对外贸易垄断问题上的观点。我相信,托洛茨基维护我的观点,一点也不比我差。“
12月18日,俄共(布)中央全会讨论对外贸易垄断问题。列宁病重未能出席,但全会终于接受了列宁的意见,重申坚决实行国家对外贸易垄断,同时撤销十月全会关于这一问题的决议。全会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把全会的决定告诉列宁。
卧病在床的列宁为这一成功而感到高兴。12月21日,他口授致托洛茨基的信表示祝贺:“好像仅仅调动了一下兵力,就一枪不发地拿下了阵地,我建议不要停顿,要继续进攻。”
第二个问题是苏联的国家结构问题。
俄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各民族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关于民族自决的原则,苏维埃俄国承认了这些共和国的独立。这些共和国以苏俄年宪法为榜样,也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国内战争时期,由于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平定国内叛乱的需要,各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事*治联盟。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各共和国之间的联合趋势,随着经济建设的的需要而进一步加强。俄罗斯联邦首先与各共和国之间建立了条约关系。年,各苏维埃共和国进一步提出了成立统一的联盟国家的问题。
成立联盟国家的核心问题是采取何种国家结构,以便正确处理各独立的民族共和国的相互关系。年8月11日,根据*治局的建议,俄共(布)中央组织局成立了一个由斯大林主持的委员会,专门研究这一问题。成员有古比雪夫、奥尔忠尼启则、拉科夫斯基、索柯里尼柯夫以及各民族共和国的代表。
不久,斯大林拟就了一份《关于俄罗斯联邦和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的决议草案,即著名的“自治化计划”。当时独立存在的苏维埃共和国共有六个,它们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斯大林草案的基本点是:乌克兰等5个共和国均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从而俄罗斯联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也就变成了全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显然,这一方案存在着严重的大俄罗斯主义倾向,它严重忽视了各民族共和国的主权、平等和独立自主,实际上是从各共和国之间形成的关系上倒退了一步。
这一草案遇到了几个共和国的反对。尽管如此,委员会仍通过了这一草案,并在没有征得列宁同意和*治局研究的情况下,分发给了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列宁得知后,认为这一方案存在着严重的错误,乃于9月26日写信给*治局委员,批评斯大林操之过急,并提出了对原方案的原则性修改意见,亦即自己的方案。列宁建议,所有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其中包括俄罗斯联邦,在自愿联合又保留每个共和国的平等权利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并选出全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各平等共和国的*权机关。
9月27日,斯大林给列宁和*治局写了回信,除接受了各共和国平等联合的一条意见外,对其他意见全部予以驳回,并以“操之过急”一词来回敬列宁,说:“列宁同志自己有些操之过急,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将会助长独立分子而使列宁同志的民族自由主义受到损害”
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会讨论俄罗斯联邦和各独立的民族共和国的关系问题。列宁因牙病未能出席,但他却给加米涅夫写了一张便条:“加米涅夫同志,我宣布要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决一死战。我那颗该死的牙一治好,我就要用满口好牙吃掉它。要绝对坚持在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等轮流担任主席。绝对!”
矍铄,在这天的大会上,加米涅夫和斯大林曾经交换了一张条子。加米涅夫给斯大林写道:“伊利奇宣战保卫独立。”斯大林回答:“我想,我们对列宁应当强硬。”
中央全会通过了以列宁的意见为基础写成的决议,把它作为中央委员会的指令,并委托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个新的委员会起草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法令草案。
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条约,从而宣告了苏联的诞生。宣言从立法上巩固了列宁关于联盟国家的组织原则。条约规定了各共和国加入联盟的手续,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以及国家*权和最高行*机关的组成方式和权限。代表大会选出了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主席团,四个加盟共和国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当选为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但是,无论对于斯大林还是列宁来说,事情都没有完结。斯大林并没有真正放弃自己的观点,他硬说新决议只是组织局委员会决议更为准确的表述而已,原决议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以无条件接受的,而且还在国家结构问题上进一步派生出了格鲁吉亚事件,从而使列宁陷入了更加耗时费力的苦斗之中。
第三个问题是格鲁吉亚事件。
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都属于高加索地区,国内战争后都成立了独立的民族共和国。但其*组织都属于俄共(布)。在俄共(布)中央和共和国*中央之间,还有一个以奥尔忠尼启则为首的外高加索边疆区*委会。年3月12日,这三个共和国联合组成了外高加索联邦。但是,格鲁吉亚共和国*中央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围绕民族独立问题,,他们与奥尔忠尼启则以及背后的斯大林等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以致莫斯科的代表甚至说,要使用烙铁把格鲁吉亚中央委员的民族主义倾向烫平。
当斯大林拟定出他的自治化计划时,格鲁吉亚*中央就表示强烈反对。他们在年9月15日的会议上通过决定:“认为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提纲建议的各独立共和国以自治形式进行联合为时过早。我们认为加强经济力量的联合和总*策的统一是必要的,但要保存独立的一切特征。”
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按列宁意见修改过的决议,但是决议规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国要通过外高加索联邦而不是直接加入即将成立的苏联。这一点受到以姆季瓦尼为首的格鲁吉亚*中央领导人的坚决反对,他们要求象乌克兰、白俄罗斯一样以独立的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
以奥尔忠尼启则为首的外高加索边疆区*委会对格鲁吉亚人采取了高压*策。10月20日,外高加索边疆区*委会召开全会,给格共中央领导人奥库查瓦、钦察泽、马哈拉泽以*内警告,解除奥库查瓦的格共中央书记和主席团委员的职务。在10月22日召开的格共中央全会上,奥尔忠尼启则又指责格共领导人有孟什维主义的倾向,搞沙文主义,表示对格共中央不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钦察泽等人于21日向莫斯科俄共(布)中央上告,22日,格共中央集体辞职。外高加索边疆区*委会立即接受了这一辞职,并成立了以罗米那兹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接着,又在*府部门撤换大批干部。奥尔忠尼启则在暴怒之下,还当着李可夫的面打了格鲁吉亚领导人之一的卡巴希泽一记耳光。
列宁起初曾对格鲁吉亚*的领导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但是格鲁吉亚局势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列宁的注意和不安。他希望把时间的真象了解清楚。*治局指定了一个由捷尔任斯基为首的委员会前往格鲁吉亚调查,列宁对捷尔任斯基能否公平的查清事实表示怀疑,因此要李可夫也去调查,并亲自向他报告。12月9日,李可夫从格鲁吉亚回来,会见了列宁。12日,捷尔任斯基回到莫斯科,列宁当晚就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当他得知奥尔忠尼启则在格鲁吉亚的专横行为时,感到非常激动和忧虑。这一事件也对他的身体产生了影响。13日晨,列宁即两次发病。14日,列宁打算就民问题口授一封信,但未能实现。在12月27日和28日口授的书信、文章的拟目单中,列宁拟入了一个题目:《民族问题和国际主义(从格鲁吉亚*内最近的冲突谈起)》。12月30、31日,正值苏联宣告成立之际,列宁口授了题为《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的信。
在这封信中,列宁对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和捷尔任斯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如果事情发展到奥尔忠尼启则竟会动手打人,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已掉到什么样的泥潭里去了。”“捷尔任斯基同志无法补救的过错就在于他对这种动手打人行为采取了轻率的态度。”“我想,斯大林的急躁和喜欢采取行*措施以及他对有名的社会民族主义的愤恨,在这件事情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列宁认为,抽象地谈民族主义问题是极不恰当的。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无产者在阶级斗争中必须取得异族人的最大信任,为此就不仅需要形式上的平等,而且无论如何需要用自己对待异族人的态度或让步来抵偿大国民族的*府在以往历史上给他们带来的不信任和猜疑、侮辱。
列宁提出了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指出“需要处分奥尔忠尼启则同志以儆效尤,并要补充调查或重新调查捷尔任斯基的委员会的全部材料,以便纠正其中无疑存在的大量不正确的地方和不公正的判断。当然应当使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对这一真正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运动负*治上的责任。”
列宁认为口述的这封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打算以后把它当做论文发表。但是,由于年3月6日以后列宁的病情突然恶化,他未能对此信提出最后处理意见。
年1月25日,俄共(布)中央*治局批准了捷尔任斯基委员会偏袒奥尔忠尼启则、指责格鲁吉亚*中央的结论。列宁获悉后,尽管病情沉重,仍然要求把捷尔任斯基委员会的材料交给他进行研究。他打算在即将召开的*代会上使用,并打算就这一问题写一封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列宁发病前夕,口授了两封信。一封是3月5日给托洛茨基的:“我请您务必在*中央为格鲁吉亚事件进行辩护。这一事件现在正由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审理,但是我不能指望他们会秉公处理。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您同意出面为这一事件进行辩护,那我就放心了。”
另一封是3月6日给姆季瓦尼,马哈拉泽等人的,他说:“我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