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立2800年都是首都,历史上多次俯首 [复制链接]

1#

成立年都是首都,历史上多次“俯首称臣”,如今收入少却很幸福

很多城市都以悠旧的建城史自豪,西安是13朝古都,而罗马更是有着年的历史,但是这两个城市与埃里温相比都是逊色不少。在年前,它就成为了亚美尼亚的首都,城内保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

能够在如此长的时间,这就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了。埃里温三面环山,由雪水融化成的拉兹丹河更是途经此地,它一直都是战略要冲,是高加索地区重要的要塞,更是成为了中西方交流的汇合点,欧洲运来的物质源源不断的流往中亚和东方。

将此地作为一国的首都再合适不过了,然而它的发展也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周边国家中有动荡的时候,它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更迭,不断的变换着国家的属性。在历史上,它先后被很多国家占领,这也包括拜占庭帝国将亚美尼亚一分为二,波斯帝国侵占,蒙古国直接占领等等,但唯一不变的是,它始终是首都,“生命力顽强”。

在面临外部的入侵,它并没有过多的反抗,但换句话来说,就算是反抗,也没有太多的实力,多次的“俯首称臣”,也让它从来没有灭亡。在蒙古国统治的时期,如果聚集了数万的奴隶,对埃里温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城市面积比原来扩大了好几倍,但是城内居住的人口确实越来越少。因为过重的赋税,很多本地人都逃离了,它也就变成一座空城。

在近代以来,它又再一次选择了苏联,成为了庇护的场所,在这一时期,它也在一次的飞*腾达。埃里温也有幸得到了苏联的青睐,苏联为它制定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在多名工程师的带领之下,7万工程兵展开建设,一个新的埃里温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曾经只能容纳15万的城市,瞬间被扩大到了可以居住万人口,苏联设计师非常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保留了绝大部分的历史建筑。而且,当地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扬,饮食习惯也是一点都没有改变。

曾经只能容纳15万的

由于当地充足的日照条件和独特的高原气候,这里的农作物备受喜爱,再加上当地*府严禁使用农药,无公害,绿色的农产品收到了欧美各国的疯狂抢购,甚至农作物还没有成熟,他们便已经早早的开始了预订。

但是在当地,粮食的价格却低的可怜,一家三口人做饭的食材,价格不会超过十元,食用品如此,其它物品价格也是非常的低廉,当然,本地的人均收入也非常的低。据说,当地一套公寓均价每平米0元左右就能够称得上是高档房屋了。

作为亚美尼亚的首都,如此低廉的物价,有些不太合理。但是当地人给出的一个答案,却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今的埃里温仅仅只有一个民族!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因素,在那个时候,埃里温还居住着不少的其他种族人口,但是随着事态的恶化,由于担心报复,外族人口开始陆续的撤离。所以,如今百万人口当中,外族人口所占比例不会超过1%,说这里仅仅只有一个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虽然收入很低,但是当地的物价也非常的低廉,当地人民都非常幸福。收入少,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生活在这里,也着实让人羡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