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讯卢桢旅行中的文学课文学圣地打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怎么挂号 http://pf.39.net/bdfyy/zqbdf/200921/8231855.html

《旅行中的文学课》

卢 桢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9月◆文学圣地打卡指南,世界文豪膜拜之旅

全书涵盖英国、法国、德国等知名的世界文学旅行目的地,以作家故居、博物馆、墓地为主要对象讲述文豪大家生前事迹和主要成就,由文学之路导引出的当地风情,可称得上一本文学地图旅行指南。

◆重回故事发生现场,解锁近40位作家的别样人生

雨果先生的中国客厅,王尔德墓碑上的唇印,普希金走过的最后一级台阶……探寻作家生活的多种样态,为读者理解作家、作品乃至世界文学提供新的维度。

◆随书附赠10张精美手写拍立得式照片

标记一段文学之旅,既可当作明信片,也可当作书签。

◆高清彩图与诗意文字互为映像

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异国风光,畅游文学圣殿。

内容简介

雨果先生的中国客厅、朱丽叶家的阳台、王尔德墓碑上的唇印、吸血*德古拉的城堡、开往勃朗特故乡的复古机车、普希金走过的最后一级台阶、略萨初吻胡利娅姨妈的舞台、聂鲁达攀登过的马丘比丘……

本书以文学旅行为主题,分为“欧陆光影”“亚非土地”“南美天空”三个板块,记录了作者游历世界时探访到的诸多文学景观,以及由文学之路导引出的当地风情。具体表现为对文人故居的探访,对作家墓地的拜谒,对文学博物馆的游览,对当地文学传说的追慕,对各国特色“文学之旅”的体验。

作者简介

卢桢,80后,天津人,曾在荷兰莱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现任教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已游历80个国家,余座城市,开设文学旅行专栏若干。

名家短评

《旅行中的文学课》一书,没有丝毫呈现“旅行中的恐惧”,相反,作者是在平静的情绪主基调下,带着一点点喜悦、一点点惊奇、一点点八卦的心,走进了一座座已故伟大作家的故居或墓园,他们是雨果、波德莱尔、王尔德、勃朗特姐妹……这些地方虽是第一次抵达,但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是“从一个家乡到另一个家乡”。消弭一个陌生地方所带来的恐惧感的力量,恐怕就来自文学,因为在文学里,那些作家们以及他们笔下的角色,早已变成旅行者的“亲人”,去“亲人”出生、去世并且活过一生的地方看看,怎能不产生身在故乡的错觉。

——韩浩月

卢桢基于多年文学研究的积累,其文本梳理、运用与解读能力非常突出,在现场的探访,总是跟相应文学文本的征引、阅读与感悟结合在一起论述,面向丰富。同样以其在莱比锡的探访经历为例——当看到分立在步道两旁的铜制雕像时,卢桢就本能地判断出,这对雕像是以《浮士德》第一部第五场的情节为原型,随即展开对雕像展现的主角——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相关民间传说的记述。这种对于城市景象背后文化意蕴的敏锐判断,无疑需对相关文学文本内容的极度熟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卢桢文学研究的本职工作,跟文学现场探访的生活志趣,可谓相辅相成。

——许金晶

编辑推荐

雨果先生的中国客厅,王尔德墓碑上的唇印,普希金走过的最后一级台阶……重回文学发生的现场,近距离体验作家的人生。

一书带你走读世界30多个文学圣地。全书涵盖英国、法国、德国等知名的世界文学旅行目的地,此外,西亚、东欧和南美的经典作家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文学景观也被纳入本书的视野。

晓畅且深情的文字,结合作者拍摄的精美图片,为读者理解作家、作品乃至世界文学提供了新的维度。

附《旅行中的文学课》目录欧陆光影雨果先生的中国梦(法国巴黎)谁是死后最幸福的男人(法国巴黎)波德莱尔的坟茔(法国巴黎)有家餐厅叫浮士德(德国莱比锡)童话之路上的音乐家(德国不莱梅)冰与火的歌者(冰岛雷克雅未克)海蒂小屋之旅(瑞士迈恩菲尔德)勃朗特的哈沃斯(英国哈沃斯)在伦敦寻找老舍故居(英国伦敦)伦敦桥怎么老塌呢?(英国伦敦)悲情长湖(英国伦敦)济慈的古瓶(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路84号的“不二情书”(英国伦敦)尤利西斯在脚下生根发芽(爱尔兰都柏林)切尔诺贝利的提线木偶(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探秘吸血*城堡(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普希金走过的最后一级台阶(俄罗斯圣彼得堡)世间最美的证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瓦尔特到底是谁?(波黑萨拉热窝)阿尔卑斯的眼睛(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布莱德)朱丽叶的右胸铜光闪闪(意大利维罗纳)斯大林的文青岁月(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戈里)挪亚方舟的残片(亚美尼亚埃里温、埃奇米阿津)疯子才懂夜的黑(阿塞拜疆巴库)泡沫与玫瑰(塞浦路斯帕福斯)亚非土地为纪伯伦读一首诗(黎巴嫩卜舍里)哈菲兹的夜莺(伊朗设拉子)居鲁士大帝的头颅(伊朗帕萨尔加德)“乔治·奥维尔”号列车(缅甸仰光)慢下来,慢下来,琅勃拉邦(老挝琅勃拉邦)谛听撒哈拉(摩洛哥马拉喀什、瓦尔扎扎特)南美天空略萨是朵水做的云(秘鲁利马)博尔赫斯的迷宫(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致敬巴勃罗船长(智利圣地亚哥、黑岛)每一粒玉米都是马丘比丘(秘鲁马丘比丘)本书附作者拍摄并亲自书写文字的精美明信片一套。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