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年久失修的教堂孤立在废墟中,西墙依然高耸完好,在菲祖利这个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破败的小镇中显得十分突兀。时至今日,已无人知晓何种教派曾在此活动,连它的名字都遗失在冻结的时间里。
年8月23日,名居民匆忙打包行囊,干粮、铺盖被胡乱塞作一团,人们在荷枪实弹的亚美尼亚士兵监督下离开了家乡。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阿塞拜疆人。懊丧的人流缓缓消失在*昏下,在物理和记忆两个层面上,小镇菲祖利彻底化为了一座死城。
27年后的秋天,阿塞拜疆人又回来了。“看看这一切吧,看看这毁灭、破败和遗忘,除了废墟,菲祖利什么也没有。”阿族*官纳提克年轻的脸庞上并无喜色,他告诉法国《世界报》,“他们(亚美尼亚人)大动干戈,将数以万计的人逐出家乡,难道仅仅是为了把城镇从活人手中剥离,然后弃置于荒野而不顾?”
纳卡地区的居民多为亚美尼亚族。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围绕纳卡的争端肇始于年,并于上世纪90年代爆发战争。年战争结束,亚美尼亚占领纳卡及其周边7个地区。自那以后,这些地区一直被亲亚美尼亚*府的亚美尼亚族人控制。但30多年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围绕纳卡的争夺仍未停止。今年9月,双方再次爆发大规模*事冲突,在6周多时间里,阿塞拜疆*队逐步占据了优势。
土耳其*援支持下的阿塞拜疆*队在今年10月下旬夺取了菲祖利。亚美尼亚*队败走时,甚至没来得及移走*火物资,满满的机枪子弹盒被随意丢在马路拐角,还有不少苏制D-30牵引式火炮的毫米口径炮弹散落地面。
菲祖利离西北方向的舒沙只有40公里之遥。11月7日,人们在菲祖利能清楚地听见舒沙城中的D-30火炮轰鸣怒吼。在那场激战中,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队在城区附近来回拉锯,几日之后阿*占据舒沙。这是纳卡地区最大的城市,阿*得手后,将可以轻易对纳卡地区剩余亚美尼亚*发起新攻势。11月9日,凭借此胜,阿塞拜疆*队迫使亚美尼亚签订了44天以来的第四份停火协议。
与前三份形同废纸的文件不同,这次协议达成后,俄罗斯火速将名士兵和近百辆装甲车派往纳卡,开展维和行动。交火双方基本停止了*事行动,一派令行禁止的气象。在阿、亚两国首都,悲欢互不相同。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居民上街大肆庆祝胜利,而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市民们则垂头丧气,难以接受败局。
“最后的祈祷”
“我弟弟在保卫菲祖利的战斗中受伤,和他一起参*的儿时玩伴在他面前被炮弹炸成齑粉,电光火石间,这就是一回头的事。”26岁的亚美尼亚女孩塔特维克带着痛苦向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