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世界上最早创建国家的大陆,非洲人民也创造了灿烂的非洲文化。
约在公元前年前,在尼罗河流域就建立了古埃及国。
此后,在非洲出现了许多古国。
如非洲东北部的阿克苏姆王国。
古埃及文明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而反观阿克苏姆文明,大家却并不太了解。
如果说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现在只能依靠较少的史料进行推导和总结。
首先,是因为古埃及文明的时间要早于阿克苏姆文明,公元1世纪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而公元前年,古埃及就已灭亡。
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年,埃及分别由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统治,但这时不能叫做古埃及了。
当然虽然阿克苏姆国家没有成立,并不代表着他的文明没有形成。
其次,这两个文明并不发源于同一个地区。
虽然都在非洲大陆,但也有一定的距离。
可妙就妙在一条尼罗河竟然将这两个文明联系到了一起,真可谓千山万水情不断。
阿克苏姆文明
阿克苏姆文明兴起于埃塞俄比亚的北部和厄立特里亚的西部。
在古代,这里气候温暖,河川密布,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公元前年左右,这里的土著居民库希特人,就发展起定居农业,种植起小麦、大麦、芝麻和蜀黍类植物,并且饲养牛和山羊、绵羊。
公元前年左右,原来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生活的萨巴人渡过红海,进入厄立特里亚。
这些移民带来了他们的语言、书写方法、农业技术以及主要以石头为材料的建筑艺术。
他们与当地居民相互交往、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称为“前阿克苏姆文化”。
当时红海两岸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位于今天厄立特里亚的阿杜利斯港是红海的贸易中心,也是阿拉伯半岛居民进入埃塞俄比亚的门户。
考古资料表明,在公元前后,前阿克苏姆文化已经向西传播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的阿克苏姆地区,最终孕育出后来成为现代埃塞俄比亚起源的阿克苏姆文明。
公元前8世纪,库施王国的势力扩展到这里,埃塞俄比亚成为库施文明的一部分。
公元1世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北麓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3世纪,阿克苏姆国王阿非拉斯渡过红海,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地区,4世纪中叶,阿克苏姆又征服了库施王国。
通过不断地对外战争,阿克苏姆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域北起埃及南境,南抵索马里香料产区,西至尼罗河上游,东达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成为当时与中国、波斯、罗马并列的四大帝国之一。
早期文明繁荣的贸易
当时,落后的欧洲大陆尚未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但古埃及、古罗马和希腊以及印度和阿拉伯地区丰富的物质文明使处于亚非交界处的阿克苏姆占尽地利之便。
由于阿克苏姆处于古埃及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间这一优势的地理位置,并控制着两个天然良港和一条十分重要的贸易航道,这使阿克苏姆王室有可能掌握世界贸易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信息、管理和通道。
从上述极其丰富的贸易商品来看,阿克苏姆与当时颇为繁荣的欧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它既是各种泊来品的消费者,也扮演着从事转手贸易的掮客角色。
阿克苏姆已经建立了关税制度。
到阿克苏姆王国从事贸易活动的有希腊人、叙利亚人、印度人、波斯人、亚美尼亚人以及附近的埃及人。
法老运河
对外贸易在阿克苏姆王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阿克苏姆王国地处东西方之间途经红海的过境贸易的中间站。
阿克苏姆的对外贸易十分活跃,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商业联系。
那时,由红海商道北端经埃及著名的“法老运河”,顺尼罗河而下,可进入地中海通往欧洲;南下印度洋,可达南亚和太平洋沿岸。
这是贯通东西方水路交通的唯一干线。
早在公元3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就占领了红海对岸的也门沿海地区,从而控制了红海商道的南端出口。
红海沿岸的阿杜利斯港成为著名的国际贸易中转站。
黄金、宝石、牲畜和象牙是其主要出口物资,从边远地区掠夺而来的奴隶也大量出口到其他地区。
进口物资有来自波斯的衣料和服装,意大利和叙利亚的葡萄酒,埃及的染料,阿拉伯半岛的白银和皮张,印度的棉布和铜铁器,等等。
吸收了古埃及的多神崇拜
阿克苏姆文明之初,实行的是多神崇拜。
自然界的天地万物,如太阳、月亮、大地、星星等,都是神灵的化身,崇拜的对象。
以后,随着阿克苏姆王国的扩张,与外部交往范围的扩大,阿克苏姆文明吸收了埃及宗教,到最后逐渐出现了一神教的思想。
在阿克苏姆早期的宗教信仰中,已明显受到外来宗教的影响。
如萨巴人的部落神阿尔马卡受到阿克苏姆国王加达拉的崇拜,其圣地坐落在默拉左。
在一些石碑上,雕有埃及—麦罗埃宗教信仰中所信奉的哈索、普塔、荷拉斯等神有关的物品和圣甲虫等等,以及埃及的生命长寿的象征符号。
公元年,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在希腊裔启蒙老师的影响下皈依基督教。
埃扎纳以后的国王也信奉基督教,在他们的支持下,基督教由北向南迅速传播,对阿克苏姆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阿克苏姆王国
有文明就会有国家,而阿克苏姆这个名字得益于它的首都。
公元1~7世纪是阿克苏姆王国繁荣昌盛的时期。
公元8世纪后,王国开始衰落,最后于公元12世纪灭亡。
公元4~6世纪是阿克苏姆王国的鼎盛时期。
公元6~7世纪,阿克苏姆失去了对阿拉伯半岛的红海沿岸的控制,势力逐渐缩小至其中心地区,国家的政治中心也随之南移。
神似古埃及的王权
阿克苏姆王国的政治体制为高度中央集权制,王权意识浓厚,王权制度较为发达,贵族们都要向国王纳贡称臣。
从公元3世纪起,国王就被称为“万王之王”。
这种王权制度在埃塞俄比亚一直保留下来,直到20世纪中期。
5世纪时的阿克苏姆王国的情况,没有留下很多记载,因此人们知之不多。
但到了6世纪,阿克苏姆统治者再度夺回对阿拉伯半岛南部沿海的控制权。
到了6世纪末,萨珊波斯帝国控制了也门,结束了阿克苏姆王国对也门的统治。
随后,萨珊波斯攻占埃及,进一步切断了阿克苏姆与红海沿岸地区的贸易联系。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阿克苏姆王国逐渐失去对其原有的海外贸易据点的控制,从而进入一个漫长的衰落阶段,最后终于放弃其海上贸易网,退入埃塞俄比亚北部内陆地区。
文明的衰落
从公元7世纪起,阿克苏姆文明逐渐走向衰落。
此时,在西亚地区,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阿拉伯人的势力日益强大,使原先东西方贸易途经红海的商路北移走陆路,即把东来的船只引入波斯湾后,将其货物通过骆驼商队直接运至地中海沿岸,再装船运往西方。
这造成红海过境贸易日益萎缩,也意味着阿克苏姆繁荣的主要基础失去了。
到8世纪,阿拉伯人势力进一步向外扩张,占领了红海两岸地区,阿克苏姆王国的红海港口先后丧失,著名的阿杜利斯港被毁灭。
阿克苏姆自此失去了通过海路同外界联系的渠道,成为一个内陆文明区。
与此同时,阿克苏姆王室内部内讧不断,争权夺利的斗争日趋激烈,严重削弱了国力,给外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时机。
阿克苏姆王国周围的一些游牧部落乘机发动侵袭战争,其中以北部的游牧部落贝贾人和西部的法拉沙人威胁最大,迫使阿克苏姆王国重心南迁。
可是,南部地区一直是另外一些游牧部落活动的地方,南迁受到他们的强烈抵抗。
阿克苏姆人在新的地方没有能振兴,反而更加走向衰落。
到10世纪时,阿克苏姆王国已不复存在,辉煌一时的阿克苏姆文明就此终结。
总论
总体说来古埃及和阿克苏姆文明都是比较闭塞的,而一条曲折蜿蜒的尼罗河把两个地区连接到了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碰撞。
古埃及文明随着河水一路传到了阿克苏姆,阿克苏姆也是全盘接受。
经济、政治乃至文化,阿克苏姆都是高度相似古埃及。
而阿克苏姆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依靠着那个忙碌的红海也为古埃及文明助上了一把动力。
参考资料:
尼罗河上游的古代文明;世界民族;.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古简史;列国志:埃塞俄比亚;.11;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