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号房追踪记》
[韩]追踪团火花著,叶蕾蕾译,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年3月,韩国N号房事件震惊世界,数码性犯罪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在N号房里,女性,包括未成年人,被威胁拍摄下非法性视频。画面不堪入目,手段极其残忍。加害者毫无悔意,随意传播,甚至以此获利。窥视威胁女性,以伤害女性获利,这些罪恶并不遥远,甚至就在你我身边。
《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
[英]罗伊波特著,李源等译,刘北成校,商务印书馆
通过本书,罗伊波特带领读者领略了17—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代世界”的诞生地。通过考察那时的英国人如何理解人性、理性、自然、心灵、性别、幸福、财富追求、改善、进步等问题,该书展现了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如何爆发出巨大力量,带动社会各领域急速发展,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现代世界。
《翠微却顾集——中华书局与现代学术文化》
徐俊著,中华书局
作者通过对中华书局原始档案、往还信札的梳理,挖掘许多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尘封旧事。徐俊作为中华书局老编辑、掌门人,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是中华书局历史亲历者,与许多学者交谊甚厚,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忆述与诸多学者交往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代学人的风范与行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立体鲜活的现代学术史。
《但丁传》
[意]马可桑塔伽塔著,李婧敬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马可桑塔伽塔以但丁的多重身份,整合了大量意大利中世纪研究的学术成果,厘清了一个复杂的家庭和政治关系的网络,深度剖析了《神曲》为何是一部深受地方和区域政治影响的作品。
《德累斯顿:一座城市的毁灭与重生》
[英]辛克莱麦凯著,张祝馨译,新经典
文汇出版社
年2月,在欧洲战争接近尾声之际,位于德国东部的德累斯顿,在猛烈的轰炸中化为废墟。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生命被抹去,文化和记忆被摧毁。德累斯顿的毁灭是一场远远超出战争范畴的悲剧。
《简明世界史:从史前时期到21世纪的人类历史》
[美]威廉姆J.杜克、杰克森J.斯皮尔沃格著,易丙兰译,汉唐阳光|郑州大学出版社
许多世界史的作品倾向于通过强调知识、政治视角或近来的社会视角来书写历史,在本书作者看来,这种做法的代价是缺乏足够的细节,成为编年史的笼统论述。故而,本书试图写作一本较为周全的世界史,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论述,并兼及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知识史、文化史和军事史。
《看不见的孩子:美国儿童贫困的代价》
[美]杰夫马德里克著,汪洋、周长天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探究美国儿童贫困的真相,一部美国贫困儿童的生存实录。美国有万儿童生活在贫困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1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什么30年来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没有帮助到最需要的人?作者在本书中仔细研究了贫困儿童所遭受的伤害,并描述了这些儿童的实际生活。
《酷的起源》
[加]乔尔迪纳斯坦著,王聪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讲述“酷”文化背景与起源的作品。从“酷”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化发源入手,以李斯特杨、亨弗莱鲍嘉、阿尔贝加缪、马龙白兰度等有着强烈偶像色彩的演艺界、文化界名人为例,详尽讲述了酷文化一步步的崛起与风靡,并且分析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这个席卷全球的流行文化作了全面的解读。
《拉斯普京:信仰、权力和罗曼诺夫皇朝的黄昏》
[美]道格拉斯史密斯著,徐臻译,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他既是一名西伯利亚农夫,又是俄罗斯帝国宫廷中的显要政客;拉斯普京的一生就像一部黑暗童话,被谋杀一百年后,“圣魔”拉斯普京仍被层层谜团笼罩,那么,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拉斯普京?
《民族的神话:欧洲的中世纪起源》
[美]帕特里克格里著,吕昭、杨光译,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
本书揭示了古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欧洲族群演化的真实版本,内容囊括从古代希腊到20世纪南非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作者不仅考证了古典晚期和中世纪早期欧洲的族群演化,还阐述了民族主义史学在至年形成的过程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影响,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巧妙深刻的论证,向公众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变动性。
《纳粹知道我的名字——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勇气与生存》
玛格达海灵格、玛雅李、大卫布鲁斯特著,阿番译,东方出版社
年3月,二十五岁的幼儿园老师玛格达和将近一千位年轻妇女被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她们是第一批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女性。在集中营里,纳粹很快就发现,透过让囚犯每天自主管理住宿区,甚至是营地,就可以减少所需的守卫人数,同时,纳粹还可以利用这些“学员”来转移外界对他们的注意力。
《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
[美]康拉德H.雅劳施著,王晨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地紧密交织在一起。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美]司马富著,张安琪、荆晨、康海源译,后浪|九州出版社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年“大清”成为国号到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
《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
[美]奥拉W.巴尼特、[美]辛迪L.米勒-佩林、[美]罗宾D.佩林著,胡晶晶、张琼寒、徐昊骙译,谢斌校,格致出版社
什么是家庭暴力?被家暴者该如何自救与求助?除了依法惩处施暴者之外,我们是否也应当看到他们可能存在生理与心理问题需要处理?相关机构与政策制定者又该如何行动?本书可以看作反家暴系列行动的一个汇总分析,向读者全景式呈现了一幅围绕家庭暴力开展的多学科研究和行动的画卷。家暴问题不是家务事,应当事关所有人。
《萨珊波斯——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伊朗]图拉吉达利遥义著,吴赟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相当于中国从汉到唐的历史时期,萨珊波斯是亚洲西部重要的强大力量,与罗马帝国并驾齐驱。其领土盛时西起亚美尼亚、东至印度河流域、北起高加索、南达波斯湾。西欧、非洲、中国都可见其文化流播的遗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于善/恶、光明/黑暗的哲学、宗教思想,直至今日仍影响着全世界的心灵。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汪民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以后现代哲学的理论视角,考察个人身体、社会生活和现代政治的关联性,洞察细微,会让读者对身体、对各类空间、对后现代哲学及其研究方法有更多的理解与启发。
《十字军运动》
[英]海伦尼科尔森著,赵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十字军运动,绵延了几个世纪,在这场以信仰为名的战争中,敌人不只是异教徒,目的地也不只是遥远的圣地,矛头还转向了其他基督教国家和地区。那么,这场运动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最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本书作者将带你走近这场纷繁复杂的运动。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
[美]何复平著,叶树勋、单虹泽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唐宋之变过程中以佛寺为中心的宋代文化景观。作者何复平从寺院碑记中寻找灵感,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宋代文人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佛教和国家的关系、佛教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佛教在文人自身生活中的角色。佛教在宋代远没有被推到中国文化的边缘,而是融入到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物流改变世界历史》
[日]玉木俊明著,华夏出版社
我们日用而不知的物流,正是理解世界历史动因的关键。本书以物流为中心,围绕主流国家的形成、国家间的竞争、产品开发的历史揭示现代世界的形成。全书聚焦从事国际贸易的人们以及国家的作用,从年前地中海腓尼基人的活跃到19世纪欧亚经济的分流都做出了清晰的阐释。
《现代中国的形成(—)》
李怀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本书聚焦地缘政治、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三个关键因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
《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第二版)》
[英]以赛亚伯林著,亨利哈代编,潘荣荣、林茂、魏钊凌译,译林出版社
在本书的主体文章中,以赛亚伯林探讨了近三个世纪以来主导欧洲历史发展的一些核心观念,追溯重要思想潮流的兴起与流变,梳理出一条从康德主义经浪漫主义到民族主义的演变脉络。伯林指出,好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小说家具有一种相似的才能,能够洞察具体时刻的特质和微妙关系,这就是“现实感”。
《小天命:生祠与明代政治》
[美]施珊珊著,邵长财译,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在传统认知中,明朝封建专制高度强化,平民基本没有政治话语权,只能保持“绝对臣服”的姿态。本书借由对生祠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挑战了这一偏见——在明朝专制集权的土壤中,生长着另一套政治模式:地方官受命于皇帝,并由平民决定其价值,平民借此实现政治参与。而生祠,正是平民获得政治话语权的工具。
《肖邦:生平与时代》
[英]艾伦沃克著,胡韵迪译,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是艾伦沃克基于长达十年的研究和来自华沙、巴黎等档案馆的大量一手资料而完成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