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战成名25岁罗马名将贝利萨留与达拉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两个锐意进取的世界大国,发生冲突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古今中外,汉朝与匈奴,罗马与波斯,莫不如是。对西方世界来说,直到公元6世纪,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的罗马波斯战争依然时断时续。只是罗马变成了拜占庭,帕提亚化作了萨珊波斯。笔者要讲述的,便是这场旷日持久两败俱伤的宏大征战中小小一次交锋。瀚海浪涛中的闪光也许转瞬即逝,但那却是一个不满25岁青年的成名契机,也是一代匡扶罗马大将留名青史的开端。

(注:此壁画为希腊富商朱利安捐赠金币完成,他也得以被刻画在查士丁尼大帝身旁)

那时贝利萨留(Belisarius)还很年轻,俊朗强健的面容带着些君士坦丁堡繁华盛景里少见的真诚,包裹高大身材的朴素衣袍上仍旧留存色雷斯乡村率直的日耳曼气息。虽然命运会让他终有一天会名震天下,会身陷猜忌与谗言漩涡,会被头顶绿帽折磨得心力交瘁。但现在,他矗立于拉布兰十字军旗之下,被2万5千面孔各异的士兵们簇拥,就要迎来自己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战。

公元年7月,小亚细亚半岛东南,也就是今日土耳其与叙利亚接壤之处,刚刚翻修完毕的达拉要塞戒备森严。贝利萨留和麾下将士没有龟缩双层高墙之后,反而列阵城外。大门口不远处,他们挖掘出了纵横相交的好几条长沟作为简易工事,静待敌人入场。

阳光闪耀,金灿灿的华丽波斯旗帜一面面显露于地平线。4万琐罗亚斯德信徒要为他们的国王讨回“公道”。

争乱之源:

一山岂容二虎,拜占庭与波斯的纠葛非止一日。两国版图于高加索以南东西分界,谁也不愿放弃对地中海、黑海、里海“三海交叉路口”的完全控制。加之亚美尼亚战略地位关键,兵员质量优秀,两个大国对此展开了台上台下多次较量。好几次互有胜负的交手之后,双方约定谁也不能在边境上修建要塞,终于暂时换来了纸面和平。

可自从波斯三王子交予拜占庭收养而全面停战之事谈崩之后,泡沫似的和平转瞬即逝,两个大国重新剑拔弩张,开始了又一轮相互攻伐。波斯皇帝科巴德一世(Cabades/Kavad)雄心勃勃,一面抵御匈人南侵,一面吞并接壤小国。伊比利亚人、拉齐卡人如何抵挡,只能匆忙向西方秩序维持者、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拜占庭求援。时逢平民皇帝查士丁尼继位,他可不愿把精力浪费在东部边境永不停歇的摩擦走火上。光复西部沦陷的“伟大帝国”才是他内心宏愿理想。因此,查士丁尼指派长期跟随自己的贴身年轻卫士——贝利萨留,率兵前往边境修筑要塞,以期建立长期稳固的防御体系,实现帝国“东守西攻”的总体大战略。

贝利萨留在紧赶慢赶重建着达拉要塞,这里扼守要道、水源丰沛,关键距离波斯国土区区6公里,可想而知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波斯君主都会多么不满拜占庭企图划定边境线的大胆举动。在前朝阿纳斯塔修斯皇帝初建城垣的基础上,贝利萨留继续完善城防。西面不远处的采石场提供了优质材料,让拜占庭人得以增筑起高达18米的城墙和最高30米的巍峨塔楼。可坚固要塞并未震慑强敌,倒是立刻引来了波斯大军。一支黎巴嫩方向的拜占庭部队受查士丁尼委派前去拒敌,结果正面接阵后大败亏输。连统帅库泽斯在内都被波斯俘虏。人们看着大批“罗马士兵”被铁链锁成长长一串奴隶般押解向东,其恐惧之情不由得溢于言表。

(今日达拉要塞残迹)

查士丁尼皇帝哪肯甘休,他索性拔擢贝利萨留为“东方将军”统帅东部战区全部边防、野战部队反击波斯。要知道,过去“东方将军”这种最高军事级别的荣誉从未授予过35岁以下之人。而现在,贝利萨留才仅仅不到25岁。“嘴唇刚长胡子”的青年虽然自查士丁尼成为继承人之前就跟从随侍,出身类似的两人私交非凡,但他毕竟才刚刚从一名卫士成为将军。好在登场首战佩萨门尼亚之役中贝利萨留表现出色,得以能稳住部下。事关帝国荣辱,皇帝陛下不再需要一名保护自己个人安全的侍卫,而是一位能够御敌破阵、开疆拓土的一方统帅。其他拜占庭将军兵败被黜的风口浪尖上,贝利萨留迎难而进。不过能否成为中流砥柱,恐怕就不是皇帝的信任和恩宠能决定的了。

罗马杂烩军团:

不等拜占庭有所行动,波斯大军已然来袭。贝利萨留迅速于达拉要塞征召集结部队,士兵们的数量很快达到了2万5千,不过成分之混杂让人汗颜。这支部队和人们记忆中几个世纪前标准的“罗马军团”相比简直云泥之别,活像君堡市场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小商小贩大集合。

譬如说一部分士兵来自帝国核心地区马其顿色雷斯希腊,他们还多少有些旧日罗马士兵的模样;另一些征募于安纳托利亚或者就近的亚美尼亚,形象上虽然白肤黑发,但和主流拜占庭居民多多少少已有些区别,他们基本上才放下锄头就蒙头蒙脑成了帝国士兵;队列里那些裹着头巾长袍的是阿拉伯战士,刀法虽然熟练,只是他们更习惯于劫掠而不是硬拼;其他马背上低眉细眼,身穿粗犷皮甲的,则是年前跟随上帝之鞭阿提拉大王劫掠整个欧洲大陆让人闻风丧胆的游牧战士——匈人。

(拜占庭军一般形象,背后为龙旗)

光是如何指挥这些七拼八凑的大杂烩就足以让人伤透脑筋,连传令兵都来自不同族群知晓多种语言。贝利萨留麾下将领们同样也出身不同地区。皇帝陛下派来的督军兼顾问赫摩杰尼斯(Hermogenes)来自首都,布置在左翼的大将布泽斯(Bouzes)算同乡色雷斯人,副将法拉斯是埃吕利人(Eruli)。埃吕利人本属居住在北方波罗的海附近的日耳曼族群,随哥特人西迁,6世纪初败于伦巴底人之后只能融入拜占庭帝国。右翼的约翰(John)出身当地亚美尼亚,算得贝利萨留的少年好友。中央壕沟边的骑兵由苏尼卡斯(Sunicas)率领,他是逃至拜占庭又归化了帝国的匈人,悍勇非常,与同僚们关系相处则显得十分困难。除了苏尼卡斯,中央壕沟前方还有艾根、西马斯、阿斯坎的骑兵部队。他们大多属于马萨格泰人(Massagetae),这些斯基泰人的后裔于匈人西侵时迁入欧洲内地,大量充当佣兵打手,算是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至于正对城门的中央防线,由安纳托利亚征召农夫和来自阿拉伯的加桑尼德步兵构成,战斗力难以指望。贝利萨留自身率大约名私人精锐骑兵居中在后。绝大部分骑兵都被分为三五百人一队,贝利萨留准备用他们来实现自己多变的临场战术指挥。

(拜占庭骑兵形象)

总体来看,这支“罗马军团”称得上名不副实。匆忙征召的农夫、战力虚弱的市民、收钱出力的佣兵、数量稀少的精锐,种族各异的将领,让稍有眼力的统帅都会止不住摇头叹息。不光如此,他们中许多人前段时间还经历了被波斯骑兵冲垮的惊心一幕。贝利萨留新近到任,看着手边一整副烂摊子,他没有多抱怨,只是一面安抚军心一面默默思索如何破局。对于列阵城外,士兵们不太明白为什么主帅没让大家进城防守,之前费时费力建起的高墙岂不是成了摆设。况且野战面对优势敌军怎能轻易取胜,就眼下匆匆挖掘的那些壕沟难道能够全部让波斯铁骑陷进坑里?大家的担忧确有道理,波斯人不但一上来便出动了4万部队,士气昂扬,听说还有后援。

单挑开场:

波斯总帅波尔泽斯(Perozes)在大军到前,早已先给贝利萨留派来了使者。来人傲然告诉年轻将军,赶快准备洗澡热水,因为翌日波斯军进了达拉城才好在贝利萨留的房间里沐浴洗澡,一解困乏。此公官居“米拉尼斯”,意为最高统帅,来自波斯国内最高种姓的七大贵族世家之一,加上数万大军唯马首是瞻,怎能不豪气干云。

(现代复原的萨珊波斯6-7世纪贵族武士)

当天清晨,波斯军开始向达拉要塞推进。波尔泽斯排出了标准左中右三阵。除了自领中军波斯与萨拉森步兵,左翼骑兵在独眼的巴莱斯马纳斯将军(Baresmanas)率领下战意十足,右翼骑兵由名声在外的卡狄森尼将军(Cadiseni)和亚美尼亚将军皮提亚克斯(Pityaxes)指挥。波斯军以密集方阵前进了一段路便停下来观望。因为不仅总帅波尔泽斯有点意外,将兵上下对拜占庭人摆出的军阵都非常陌生。他们看到对方没有密集结阵,倒是在城下西一块东一块布防,似乎还企图用几道壕沟限制骑兵。

波尔泽斯并非无谋之辈,他发觉“罗马人”明显希望依托城墙上的弓箭掩护拒守,似乎这般还可以防止波斯军动用攻城器具靠近。仅仅背靠墙壁凭些许远程火力就想退敌?太天真了,想到拜占庭守将是个20来岁的黄毛小子,也不算得奇怪,年轻人总会有许多奇思妙想啊,波尔泽斯只是止不住对“罗马人”自作聪明的小算盘暗自哂笑。特别是自己身后还矗立着不少蓄势待发的精锐“万人不死军”。(Immortals,萨珊波斯对阿契美尼德王朝万人不死军的某种模仿,区别为重装骑兵,可能属于皇家卫队)

(萨珊波斯具装重骑兵形象)

(萨珊波斯精锐战士形象)

当然,鲁莽进攻不是波尔泽斯的风格。队列严整的波斯军在敌情不明情况下选择了观察等待,波尔泽斯很想看看对方究竟会玩出什么花样,可僵持到午后也没等来任何动静。黄沙荒丘,烈日灼人,两支大军在达拉要塞外正面对峙。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让所有生物都快抓狂。带着烦躁无奈的神情,士兵们只是站至现在就已气喘吁吁。可没有军令谁敢擅自乱动,特别是在敌人明晃晃的刀枪面前。拉扯领口,扭动脖颈,默默吞着口水,每个军士都希望一切磨人的等待赶快结束吧。

终于,波斯右翼旗帜摇晃,他们动了。一小队轻骑兵奔出阵列,冲向拜占庭左翼。布泽斯麾下的“罗马士兵”们也许等得久到麻木,被波斯骑兵的那股子劲儿给结结实实唬了一把,人和马都接连往后退了好几步。可波斯骑兵似乎也没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他们竟停下来等待命令。双方再次陷入僵持,阵后的贝利萨留见状立即让布泽斯反击。一阵短促冲锋之后,波斯人损失了7骑,匆匆返回队列。

难熬的沉默无声无息返回战场,两支军队你看我、我看你,双方统帅都继续在仔细观察,等待时机。好一阵子安静被打破,一位波斯年轻骑兵飞马独身来到阵前,他意气风发,高声邀请“罗马勇士”和他一决高低。西方传统的阵前单挑环节到了,这名波斯骑兵直面拜占庭军阵发出挑战,以枪遥指诸多将领,可当时竟无一人敢前往对敌。

正在众人内心盘算、反复掂量之时,拜占庭左军一人不待得令便拍马上前。大家定睛探看,却是那布泽斯的贴身侍卫,有名的角斗士教练安德烈亚斯(Andreas)。此君纵马挺枪,驰向波斯勇士。仿若关公斩颜良,安德烈亚斯马快如闪电,气雄如奔雷,不等对方反应便一矛直刺其右胸。枪尖势大力沉,贯穿对手护甲透彻皮肉。安德烈亚斯更借力一挥,将波斯勇士破布袋似挑下马去。后方拜占庭兵将见状一片哗然,惊骇中,又望见安德烈亚斯侧身落地,掏出小刀将尚在挣扎的波斯人干净利索结果了性命。手法之娴熟,毫无拖泥带水,也许就像他十数年于角斗场日常了结对手所做的那样。

喝彩声、呼喊声、纷纷从拜占庭阵容内响起。波斯军岂能忍耐,另派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勇士出阵。波斯斗士须发花白,饱经历练,持长枪出前挑战。安德烈亚斯见了并不休息,再次提矛而上。两骑助跑奔驰相向冲突,枪矛碰撞处,火星迸发。由于武艺伯仲难分,两位勇士恶斗得搅缠一团。全力搏杀中,安德烈亚斯和波斯老将连盔甲都被击飞,双方仍旧各不相让,一次又一次迎面冲击。轰隆一声响,两位勇士的战马猛烈撞在一处,巨大反作用力将二人摔下地去。没时间犹豫,生死决斗仍在继续。波斯老将从头晕目眩中回过神,正要爬起身,摸爬滚打早已习惯的安德烈亚斯却抢先刺来一刀......

拜占庭将士们又一次欢呼雀跃,城上城下充满了激昂叫好声,他们挥舞刀枪为自己的英雄献上由衷敬意。贝利萨留满意的点头,以他长期单练的经验,这样优秀斗士正是振奋众心的最佳良药。对面,波尔泽斯并不太失望,单挑决斗不过是助兴前菜,很快“罗马人”就要品尝自己给他们准备的惊喜了。

太阳西沉,两军各自收兵,达拉城之役用第一天的单挑点燃了战火。

唇枪舌战:

翌日大早,拜占庭巡哨士兵惊讶发现波斯人的旗帜明显增多,那是波斯皇帝为前线调来的1万援军。现在兵力多寡让拜占庭更加不利,1个罗马战士必须同时对付两个波斯人了。

很快,一封信被送往波斯大营。上面全是贝利萨留礼貌谦恭之词:

“祈求和平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有理性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那些破坏和平之人是国家民族的罪人,因为他们给自己的国家、民族以及身边的人带来灾难。最优秀的将军是能够消弭战祸、撒播和平的人。尽管我们双方的国君大臣都期望和平,双方的使节也都在战场附近待命,准备和谈。而你却无视这一切继续增兵,破坏和平进程。你应该及早撤军回国,免得给国家带来灾难。”

波尔泽斯看见了几句话里提到“和平”一词多达5次,他几乎要笑出声来,难道“罗马”军队里只剩下精明怕事的希腊商贩了吗?于是波斯主帅提笔回信道:

“啊,我几乎要被你说服,如你所愿乖乖撤走。但过去的历史充分证明,罗马人一贯背信弃义,不守诺言,我们对尔等的欺骗行为已经无法忍受。我的罗马人哦,准备与波斯人血战到底吧,因为我们已下定决心,不真正讨回公道誓不罢休。”

贝利萨留同督军赫莫杰尼斯当然没有意外,他们立刻回复说:

“哦,杰出的统帅大人,不要夸夸其谈,也不要把不公正强加给别人,我们所言句句是实,和谈特使就在附近待命,你可以查证此事。我们并不惧怕与你们开战,我们始终蒙上帝眷顾,而且深知上帝的意愿。关键时刻,上帝会帮助爱好和平的罗马人击败穷兵黩武的波斯人。我们正准备和谈,你们却武力威胁,因此我们决定奉陪到底,绝不使战旗蒙尘!”

见“罗马人”如此不服气,波尔泽斯笑着写下自信的答复:

“我们参加战争也有神明佑护,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你等面前。我希望他们明天能把我们波斯人带到达拉。哦,还请你在达拉城里为我准备好午餐和洗澡水,明天我好享用。”

无疑,波斯人是骄傲的,5万步骑是他们的资本。另一方面,贝利萨留成功使对方的傲气更加膨胀。虽然古话常说“骄兵必败”,但仅仅只靠站上道德制高点,并不会对真刀真枪击败强大对手有多少实际帮助。

第二天在两军主帅的口舌之争中过去了,第三天清晨,正式交锋即将到来。

(萨珊波斯军旗与形象)

波斯军精致镶绣的旗帜高高飘扬,波尔泽斯聚集起全部兵马。面对一排排雄壮兵将,他身着华丽铠甲骑马上前训话:

“我们不能轻视这场战争......我们波斯人早已习惯面对危险,你们可以看到,罗马人不习惯混乱和无次序的作战。他们习惯等待波斯人有次序的进攻,这绝不是他们的优点......他们比以前更加胆小了,从任何角度来讲他们都惧怕我们波斯勇士。你们看!他们不挖壕沟就不敢出战,甚至挖了壕沟也不敢向我们挑战。看到我们撤兵就异常高兴,整日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以为这样就可以躲过战祸。一旦开战,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害怕,再加上他们缺少经验,很可能会会费播散、抱头鼠窜。而你们,波斯士兵们,一定要记住“万王之王”(波斯国王)是明察秋毫、赏罚分明的。如果你不勇敢杀敌、临阵退缩,那么等待你的僵尸耻辱和惩罚!”

波斯士兵们齐声应和,动响如潮水拍岸一波三震。随后他们排紧队列,一批批整齐的向达拉要塞缓步前进了。

这时,贝利萨留同样也在城外鼓舞士兵。他掀开披风举起手臂,大声喊道:

“士兵们,你们很清楚,波斯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你们比他们更强壮、更勇敢。以往,你们败于对手是因为统帅的自大轻敌、指挥无方。现在,你们洗雪前耻的机会来了!

当然,扭转失败的厄运并不像医生治病那么容易,但只要你们上下一心,听从号令,就一定能战胜波斯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他们参加战争不是为了军人的荣誉作战,而是要发战争财,抢劫死人身上的财物。由于这一原因,他们很多人根本没有武器,因为兵器会给他们制造麻烦,他们只是手拿巨大盾牌,避免被击中罢了。只要你们勇猛作战,就能够打败波斯人,让他们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再也不敢踏上罗马人的领土!”

用尽一切手段激励那些自诩为失败者、乌合之众的士兵,贝利萨留看到大家眼中仍然留存疑虑。豪言壮语也离不开行动付诸实现,贝利萨留和部下们的真正考验来到了。眼看波斯军推进一段距离之后摆开阵势,拜占庭各队也先后得令布置到位。

对:

烈日当空,大漠荒丘,两支绵延军阵正面齐整相对,见得旗帜掩映,刀枪比高,只待双方总帅一声令下,惨烈搏杀即刻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演。

拜占庭将领法拉斯(Pharas)素来以冷静沉着著称,他见状进言贝利萨留道:

“我们如此对峙是不能打败敌人的,若是安排一支部队埋伏在左侧山坡,等波斯人发起进攻时,就能截断他们的退路,放箭重创波斯人。”

略一思索,贝利萨留点头称善。他十分清楚以少对多还分兵作战的危险,但优势在敌,若不出奇何以致胜?于是他便让法拉斯率本队人前往小山背后充作伏兵。

波斯方面同样不会闲着。波尔泽斯充分利用兵力优势,将各队步骑分为前后两部,在前者负责率先攻击,在后者作为预备配置。一旦前队疲劳或受创严重,后队马上替换,从而保持持续作战的能力。对精锐的“不死军”重甲骑兵,波尔泽斯将他们编组为多个小分队,以便更灵活的配合大阵作战。

僵持至中午,拜占庭士兵们不仅炎热难耐,还饥肠辘辘。他们本该果腹的午饭时间被耽搁了,谁又敢在波斯大军面前悠哉游哉的用餐呢?贝利萨留明白这不是偶然,原来波尔泽斯已经算定,两军吃饭时间迥异的习惯成为被他抓住的机会,当下正是“罗马军”最虚弱之时。

“前进!”“呜——呜——”

波斯军号角吹响,全线部队开始向前一同推进。绵延的步兵阵线里柳条大盾好似墙壁,一批批骑兵的密集马蹄震天动地。不远处对面,拜占庭新招募的步兵们明显有些哆嗦,他们此前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哪里见识过几万人迎头而来的大场面。当他们一个个感到害怕恐惧往后回顾时,立刻见着年轻主帅就在大家身后。贝利萨留的挺拔身姿,镇定神情,似乎无形中让军士们感到一种莫名安心。人们记得这位将军和别人不同,不管来自君士坦丁堡还是达拉城的人们,都知道他年纪轻轻就打过胜仗,并且“举止温和,对待他人如同贫穷和没有地位的人那样谦恭”。大家把他当作某种偶像,因为他“体型高大而健美,相貌十分英俊,拜占庭城的人们特别喜欢每天看贝利萨留从家里去市场或回到家里,这种情景没一个人会看腻......”

贝利萨留无形中成了士兵们的精神寄托,当他跟大家鼓劲之时,人们脑子里紧绷的那根弦居然有那么一点缓和了。

“咻咻咻,咻咻咻”波斯军的箭矢前来问候。

密集箭雨覆盖着拜占庭人的前部队列。依托盾阵抵挡,贝利萨留指挥弓箭手们快速回敬对手。波斯军步弓马弓手人数众多,并且不断用轮替发射的方式施展攻击,一阵阵箭支犹如雨泼水洒,让拜占庭人难以喘息。但“罗马人”正处顺风,他们发射的弓箭因风助推,威力相当可观。几轮对射,双方都受到一些削弱,肉搏战正当时机。

第一波突击:

波尔泽斯观察得很清楚,他决定避开相对靠后的拜占庭中军,因为那些看似孱弱的步兵很容易得到后方或两翼预备队支援,并且败退时达拉要塞城头有可能会给予远程火力掩护,无形中增加自己消灭他们的成本。贝利萨留同样一直不停揣度对方的想法,他正指望波斯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侧最好。

果然,波斯军右翼烟尘大起,琐罗亚斯德骑兵们开始了冲锋。

收起弓箭后,波斯中装轻装骑兵举起长矛借着马力,刷刷的直望拜占庭人身上捅刺。布泽斯和拜占庭骑兵与对手一照面就吃了亏,他们明显被敌人气势威压一头,许多人翻滚落马之时,阵型立刻出现紊乱。波斯军有名的战将卡狄森尼身先士卒,挥军突击。他率队勇猛向前,很多马匹直接背着骑兵飞身越过壕沟,把挡路的“罗马人”杀得落花流水。布泽斯招架不住,他也顾不得队形如何,连忙将一些骑兵步兵们密集聚拢,企图反击。面对波斯军强力突破,拜占庭不少军兵丢了马匹,被敌人驱赶着慌乱挤成一堆,几乎成了待宰羔羊。布泽斯见状想起了当日自己和兄长在尼比西斯溃败的惨痛情形,难道这一次连自己也要步了大哥的后尘,被敌人锁住脖子拉去暗无天日的山洞囚禁么?

思绪到此,他奋然举剑,与士兵们一同拼死抵抗。壕沟边,两军骑兵斗得血沫四溅,尘土飞扬中人马嘶鸣,拜占庭士兵聚成一堆一堆向后倒退,谁都看得出他们快要被压垮了。

波斯军右翼形成巨大优势,他们不仅冲过壕沟,还向着达拉城碾压过来。眼看再过一会,布泽斯就要覆灭。贝利萨留在阵后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